摘要:工程“層層轉包、層層扒皮”早已成為建筑業的頑疾,層層轉包分包之下,實際用于工程建設的費用往往大為減少,導致嚴重偷工減料的現象也為公眾所熟知,已是公開的“潛規則”。
工程頑疾轉包分包
在這些“潛規則”下,暗藏權錢交易,借勞務分包之名,違法分包工程、從中撈錢的現象普遍存在。
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下發《關于2016年4月份全國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2016年4月份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上報查處的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情況。
一、基本情況
按照《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建市[2014]130號)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工作的通知》(建辦市函[2014]545號)要求,截至2016年5月27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向我部報送了2016年4月份建筑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查處情況(查處匯總情況見附件)。
根據上報數據,2016年4月,全國共有在建工程項目224886個。各地排查項目46747個,涉及建設單位33564家、施工單位37267家,比上月有所增加。排查項目數占在建項目總數的比例為20.79%。
二、違法行為查處情況
(一)違法行為類別情況
2016年4月,全國共排查出646個項目存在各類市場違法行為,比上月增加18.31%。其中,存在違法發包行為的項目38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5.88%;存在轉包行為的項目18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2.79%;存在違法分包行為的項目22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3.41%;存在掛靠行為的項目15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2.32%;存在“未領施工許可證先行開工”等其它市場違法行為的項目553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85.6%。
各地查處有違法行為的建設單位287家;有違法行為的施工企業509家,其中,有轉包行為的企業18家,有違法分包行為的企業21家,有掛靠行為的企業11家,有出借資質行為的企業5家,有其它違法行為的企業454家
(二)處罰類別情況
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和人員,分別采取了停業整頓、限制投標資格、吊銷資質、罰款等一系列行政處罰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責令停業整頓的企業49家,限制投標資格的企業8家,給予通報批評、誠信扣分等處理的企業385家;責令停止執業的個人4人,給予通報批評、誠信扣分等處理的個人147人;罰款總額5017萬元(含個人罰款131萬元)。
(三)各地查處工作情況
從各地查處的違法工程項目數量看,安徽、浙江、四川、遼寧、湖北5省查處力度較大,分別查處項目74個、70個、56個、51個、44個。
從查處的轉包、掛靠等四類違法行為看,安徽、上海、寧夏3。ㄗ灾螀^、直轄市)查處項目相對較多。
從行政罰款的金額看,天津、上海、浙江、湖北、廣東5。ㄖ陛犑校┨幜P力度較大。